學號
密碼
忘記密碼 登 入
×
類別 114-116
標題 大家買我也買?從ESGx財務指標探討從眾現象與產業投資行為
關鍵字 TESG分數、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股價淨值比(PB)、超額報酬
作者群 魏妤帆、楊詠淳、張譯云、侯廷諭、魏華萱、王湘晴、指導老師:林姿瑩
內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ESG評分結合財務指標是否能有效提升投資績效,並檢視市場中是否存在從眾效應。研究期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研究對象為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TEJ) 中提供永續發展指標 (TESG) 評等的上市公司,並排除金融業及資料不足者,共811間。首先,本研究分別以ESG分數與財務指標(ROA、ROE、PB及PE)作為選股依據,並將公司ESG分數劃分為前後10%、25%、50%之百分位數,採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M) 計算平均超額報酬並進行比較,驗證是否存在從眾效應。接著,進一步結合ESG與財務指標(ROA、ROE及PB),並劃分為前10%、25%、50%之百分位數,建構投資組合策略,並依SASB產業分類檢視不同策略在各產業間的表現差異。最後,透過三個月與六個月持有期之回測,比較等分平均法與加權平均法之投資績效,並進一步驗證產業分析的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以ESG分數來選股時,ESG高分組相較於低分組,能取得較高平均超額報酬,顯示較好的ESG公司具有投資價值,因此未出現從眾效應。進一步結合ESG與財務指標後,整體表現略有起色,以「ESG分數前10%搭配PB前10%」之公司組合的表現最佳,顯示投資人若同時考慮ESG與財務基本面,能提升報酬表現。回測結果顯示,在短期回測中,無論使用市值加權法或等分平均法,「ESG搭配PB」組合在前10%與前25%分組皆有更好的表現,尤以前10%組合表現最佳,與長期歷史資料結果一致,驗證「ESG分數前10%搭配PB前10%」之企業為本研究最具投資價值的策略組合;而產業回測則顯示「ESG分數前50%搭配PB前50%」的投資組合適用於科技與通訊及食品與飲料產業,其中前者更適合長期持有策略,後者則適合短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