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114-116 |
---|---|
標題 | 碳權價格對個股股價報酬率敏感度之分析–以德國DAX40的公司為例 |
關鍵字 | 碳溢酬、碳報酬、碳風險 |
作者群 | 劉俊廷、謝懷毅、李侑侖、李安、李佳衡、傅韋勳、指導老師:楊雅薇 |
內文摘要 |
近年來,極端氣候變遷頻率日益增加,全球各國對於企業碳排放的監管逐漸趨嚴。在此背景下,碳權制度應運而生,成為各國推動環境保護與減碳政策的重要工具。公司對於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支付額外的成本,碳權的收費部分作為環境保護政策以及減碳政策研發的用途,進一步推動綠色經濟與能源轉型。碳價格的波動對於公司股價的波動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除了重視公司營運基本面之外,亦開始將公司減碳政策的施行力道及效果納入投資決策的考量之中。
德國作為碳市場的先驅,積極的在碳交易的制度做出貢獻,德國DAX40指數涵蓋了德國市值最高的4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佔德國股票市場的80%,可謂德國經濟的縮影與晴雨表。因此,選擇DAX40成分股作為研究對象,有助於觀察碳價格變化對德國主要企業股價的影響。
本研究欲探討碳權價格對於不同產業的成分股公司的股價影響程度,首先選定研究區間2012年到2023年進行探討,以德國國債的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並且擷取40家公司的股價和歐盟碳市場的碳價格。針對不同產業類別進行分群,使用CAPM模型求出每個企業的碳權價格敏感度,再與成分股公司的股價進行迴歸分析,並且針對不同產業類別的數據結果做出解釋。
本研究透過實證結果數據發現高碳排放公司的β比低碳排放公司較高,說明碳價格與高碳排放公司的股價具正相關,可能說明部分高碳排放企業因所屬產業具備高度的成本轉嫁能力與供應彈性,即使碳成本增加,公司的轉嫁能力強,市場不認為碳價格對於高碳排放公司的收益會有明顯削弱。然而,本研究結果在統計上並未達到顯著水準,顯示碳價格對股價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統計不顯著的結果可能是因為公司的環境政策對於投資人的投資決策影響幅度有限,不是投資人的主要考量之一,或是公司擁有政府發放的免費碳配額,對於公司的股價提供保護效果。未來研究可進一步結合企業ESG評級、碳中和目標等非財務指標,以提升模型的解釋力與預測能力。 |